徐萃萍、硕士研究生、教授
主讲课程情况:《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原理》等
教学手段开发、应用情况:
《机械原理》课程中的一些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是机械中的常用机构,日常生活经常看见,是学生搞机械创新设计和发明创造经常用的机构。必须讲清讲透,并且让学生知道怎么用。
熟练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经常将自己研发的《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教具结合起来。为丰富课堂教学,收集了大量的机械产品的录像资料、电视媒体中播放的有关新科技和新发明以及国外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大量录像,作为教师备课的教学素材,弥补了学生工程实践经验的欠缺,使学生建立机械产品的直观概念,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创新方法、开阔创新思路提供了环境。另外,课堂中结合板书和实物模型,便于学生理解课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更新及教学方法改革情况:
(1)开设专题讨论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增加了专题讨论课。讨论课的内容主要是国家级和省级等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专题讨论课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更是实现师生之间交流的手段与过程,是强化教学效果、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专题讨论,使学生掌握根据功能要求构思多种机构方案,以及对已构思出的方案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掌握题目中蕴含的基本概念,扩展课堂所学知识,学会设计原理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2)加强实践训练,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结合所学课程,要求学生参加1~2项小课题研究(有的为虚拟项目),其中包括小设计、小制作、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鼓励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结合教师的科研、工程实际开展研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素质,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教学从讲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满足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以及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收集了大量的机械产品的录像资料、电视媒体中播放的有关新科技和新发明以及国外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大量录像,作为教师备课的教学素材,弥补了学生工程实践经验的欠缺,使学生建立机械产品的直观概念,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创新方法、开阔创新思路提供了环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创新设计竞赛,搞一些发明、申请专利。近五年来,授课班级的学生(200人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23项,省级奖42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等。
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万元) | 主持/参加 | 起止日期 |
辽宁省虚拟仿真 实验实训中心-多学科、多融合的工程技术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辽宁省教育厅 | 20.0 | 主持 | 2018.3-2019.3 |
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 辽宁省教育厅 | 30.0 | 主持 | 2014.8-2016.8 |
辽宁省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 辽宁省教育厅 | 50.0 | 主持 | 2016.3-2018.3 |
计算机实验建设 | 中央地方共建项目 | 280.0 | 主持 | 2015.12 |
逆向工程项目建设 | 中央地方共建项目 | 70.0 | 主持 | 2014.12 |
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技术项目建设 | 中央地方共建项目 | 200.0 | 主持 | 2012.12 |
辽宁省教学团队——工程训练教学团队 | 辽宁省教育厅 | 10.0 | 主持 | 2007.10 |
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 | 辽宁省教育厅 | 15.0 | 主持 | 2008.6-2012.6 |
工科院校“知行合一”的实验实训实施路径的研究与应用 | 辽宁省教育厅 | 2.0 | 主持 | 2010.3-2011.7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特色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 辽宁省教育厅 | 2.0 | 主持 | 2012.8-2014.12 |
基于科技竞赛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 | 辽宁省教育厅 | 2.0 | 主持 | 2014.8-2016.12 |
以大学生“科技竞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 辽宁省教育厅 | 2.0 | 第二名 | 2016.8-2018.8 |